折竹碎玉 第61节(2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看崔循整日忙碌操劳,孑然一身,又多少会有些亏欠。
    正因此,在看出崔循情根深种后,他并没如崔翁所期待的那般劝说,反倒恨不得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。
    两人结伴同行,一样的容色出众、俊逸脱俗。
    落在不知情的外人眼中,只当叔侄二人是在叙旧,又或是谈玄论道这样的风雅事,任谁也想不到是在聊这些。
    离了桓家后,崔栾停住脚步,坦然道:“你婶娘身体不适,想吃清水街那家老字号的山楂糕点,我须得买些回去,就不与你同行了。”
    这种事情吩咐仆役去做也是一样,但朱氏的吩咐,崔栾从来亲力亲为。
    崔循从前不以为然,总觉着是空耗时间,到如今已然见怪不怪,平静道:“叔父自去就是。”
    崔栾瞥他一眼,无奈地摇了摇头。
    将离开之际又叮嘱道:“你阿翁那里,我自会帮着劝说,你也该多想想,如何令公主心甘情愿应允才好。”
    崔循对此并不意外,只道:“多谢叔父。”
    -
    萧窈并未回自己的朝晖殿,下了马车,径自去往祈年殿面圣。
    殿外候着的内侍恭敬行礼,低声提醒道:“晏领军正在殿内回话。”
    萧窈点点头,脚步未停,熟稔地进了内殿。
    隔着那架十二扇的黑漆檀木屏风,重光帝的声音不大真切,却依旧能令人感觉到其中的凝重。
    “……朕欲收没王氏那些多出来的奴客,填充军户。”
    萧窈停住脚步。
    “昔年百姓流离失所,死在南渡途中者不计其数,纵得渡江,依然一饭难求,不少人为求生计是能依附士族为奴、为佃客、为部曲。”重光帝缓声道,“他们须得向主家交租,受其差使,却无需向朝廷缴纳赋税、服徭役。”
    晏游道:“臣听闻宣帝昔年曾为此下旨,明文规定各家可收容多少免于赋税的仆役。只可惜令虽下,却未曾落到实处,其中王氏尤甚。”
    重光帝冷笑:“若非屡屡阳奉阴违,王家泼天富贵由何而来?”
    “只是此事上,各家怕是都算不得干净,无非是贪多贪少的差别,若强行收没,恐怕会引得怨声载道。”晏游微微停顿,斟酌道,“纵使只罚王氏,也难保不会人人自危……”
    萧窈一听便知,办成此事的难度不逊于学宫之事,甚至难上不少。
    学宫虽允准寒门子弟入学受教,可人数到底有限,究竟能否入朝为官也得过崔循那道坎,并非几年间就能有大成效的事情。
    彼时虽有人激烈抗议,却也有人对此并不在意,无可无不可。
    可收没奴客之事就不同了。此事所带来的影响立竿见影,是切切实实夺取他们手中的利益,便是再怎么短视的人也能看出这点,又岂能轻易如愿?
    “朕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。也应安抚好各家,予以宽赦,以免他们与王家抱成一团……”重光帝早就考虑过晏游提出的这些问题,沉吟良久,叹道,“此事亦得徐徐图之。”
    他能用的人太少,哪怕登基后这两年已经竭力收拢,仍难免处处掣肘。
    晏游深知重光帝一贯瞻前顾后的行事风格,见他似是铁了心要促成此事,难免有些惊讶。
    重光帝深深看了他一眼,了然道:“阿游是不是在想,朕为何一反常态?”
    晏游正色道:“无论因何缘由,臣皆愿为陛下马前卒。”
    “是王家欺人太甚。”重光帝自顾自道,“当初朕因窈窈坏了王氏寿宴,便罚她去跪伽蓝殿,已是多有忍让,他家却不肯见好就收……”
    风荷宴那夜之事,令重光帝难以释怀。
    他不敢想象,若非萧窈既是察觉不对,跳出陷阱,而是真如她们所安排的那般,如今会是得等境地?
    失了清白,受人奚落,却还得忍辱嫁入王氏,后半辈子悉数毁尽。
    经此一事,他若是还忍气吞声,无所作为,怎配为人父?他日九泉之下,又有何颜面见发妻?
    重光帝心绪起伏,说着说着,竟不可抑制地咳嗽起来,难以平息。在空荡而静谧的殿中回荡,令人揪心不已。
    萧窈攥着衣袖,只觉眼中酸涩。
    葛荣端着汤药匆匆进殿,见她驻足于此,不由得一惊:“公主怎得不进去?”
    “才来,”萧窈扯了扯唇角,“正要进去呢。”
    她从葛荣手中接过托盘,绕过屏风,将药送到了重光帝面前:“父皇是不是又没按时用药?还是近来太过操劳?”
    重光帝意外于她的到来,无力笑道:“咳嗽几声而已,不妨事。”
    说着端起药碗,一饮而尽。
    萧窈每每喝药前,总要拖上许久,其后还要吃些蜜饯等物去苦。可重光帝显然是已经喝了太久的药,如今已经如吃饭喝茶般,稀松平常。
    萧窈回头看了眼葛荣,了然道:“葛常侍应当是来回禀桓家之事的吧。”
    重光帝微讶,葛荣迟疑片刻,恭敬道:“正是。”
    “既如此,还是我自己来说好了。”萧窈在蒲团上坐了,并未隐瞒,一五一十讲了今日之事。
    包括王旖气势汹汹的为难,以及桓维的态度。
    与王旖对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