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回科场捞人上岸[科举] 第160节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    他对青年有多倚重,近些年就掺有多少忌惮。
    因为青年一如苦行僧侣,他看不到青年的欲望。
    无欲则刚。无欲,意味着青年没有弱点,牢不可破。
    神宗甚至认真考虑过,若太子压制不住这人,待他大限,便只能令青年一同陪葬。
    可这时青年却主动交出弱点。
    如此坦荡,承认那遗孤便是他所思所求。
    阴戾老人压低眉眼,眸中杀意一闪而过。
    这般巧合,他根本不信。
    凛冽君威,谢昭如何感受不出?
    可这正是他要的效果。
    他在神宗身边数年,早已摸清这位脾性。
    君王最忌,便是被臣下猜透心思。
    多疑如神宗,此时定然在揣度,谢昭耽于情欲是假,借遗孤打消他猜忌是真。
    如此,便是将真相摆到他跟前,他也不会信了。
    这一出反激之法,既叫谢昭能名正言顺与顾悄在一起,又能令神宗放下猜忌,不相他是真要同顾悄在一起。
    真真假假中,反倒摘出他一颗真心。
    谢顾有私这一参,不攻自破。神宗只会猜忌谢家或许另有图谋,却不会轻易将他与顾家列作同党。
    将顾悄边缘为一个筹码,反倒是保全他最有效的办法。
    “此次南直之行,是臣有负圣恩。”
    面对神宗忌惮,他不疾不徐,亦有应对。
    “十年前,陛下曾问过臣一个问题。”
    神宗稍一思索,便知所指。
    那时太子尚未毒发,他杀戮半生,正打算励精图治。
    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。
    可当他读罢前朝沉浮,却只看到一条绝路。
    他放下书卷,与前来述职的新晋御史闲谈。
    “自秦以来,王朝国祚,大抵百年而衰,鼎盛如汉唐,不过绵延两百余年。有宋一朝,屈辱议和,偏安江南,也才苟延三百二十年,短如秦、隋,更是迅如流星,稍纵即逝。
    朕观各朝,亡国皆因君王残暴、吏治黑暗,民失其地、赋税繁重。
    可既然我知,秦皇汉武,太宗高祖又如何不知?
    可并无哪位圣君能得解法。
    如此想来,我大宁建朝七十八载,即便我励精图治,亦不知能传几代又多少年?”
    这个问题,问到历史学博士头上,也算是术业有专攻了。
    当年谢昭不能答,现下他倒是可以试着答一答。
    于是,谢大人难得充了一回神棍。
    “今时今日,臣依然不能答陛下问,但臣愿倾尽全力,佐陛下再保大宁两百年江山稳固,以报陛下知遇之恩。”
    这个诱惑太大了。
    大到神宗愿意赌一把,也大到他无心细品其中的言语陷阱。
    大宁江山,可以是明孝的,也可以是……顾情的。
    听完这场高端忽悠局,顾劳斯顿觉自己弱爆了。
    他除了竖着拇指喊666,再找不出一个词形容此刻的心情。
    原来他还在忽悠小孩子念书的时候,这位大佬已经忽悠起老皇帝治国理政了……
    所以网传的什么谢大人卸了武职从文,不过是网传。
    真实的谢大人,依然手握重权,只是暂时从良,不干杀人越货的勾当,转而搞民生促发展。
    这倒是与他,不谋而合。
    但他又有些同情他那假二伯。
    指不定老皇帝还在自得,谢昭再有神异,不还得想着法子博他信任讨生计。
    却不知谢大人,缅北诈骗集团遇着他,都要叫声祖爷爷。
    “你诈骗就诈骗,但专骗老年人,真不讲武德。”顾劳斯义正言辞批评。
    “悄悄说得对。”
    谢昭从善如流,“下次换个年轻的骗。”
    嗯,不骗别人,以后只骗你。
    顾劳斯不知谢大人主意已经打到了他头上,犹在沾沾自喜。
    “好可怜的老皇帝。”他顿时腰不酸腿不疼裙子不漏风了,站起来扯住谢大人的手,“所以监考是不存在的,你到福建究竟是干什么?”
    谢大人无奈坦白,“重组前朝末年闽中的远洋船队,到东南亚走私红薯。”
    顾劳斯:???大哥,你玩得果然比一般人要高级。
    第120章
    “史上红薯传入中国, 有史可载是在明万历年间。
    远洋商船将红薯从南美带到菲律宾,菲律宾视作国宝,严加保护, 不许外流。
    闽中海商陈氏看中其味美饱腹且高产, 这才偷偷引种回来。”
    “嗯嗯。”谢部长的文史小讲堂开课了。
    顾劳斯十分捧场, 点头如捣蒜, “难怪你逮着汪三就是一通旁敲侧击。”
    汪氏闽中一支, 前朝也是大海商。
    不论是船舶建造技术,还是航海路线探索,都属当世领先水平。
    据说, 海商海盗不分家。
    汪氏与盘踞在东南沿海的几大海盗家族, 都有良好交情。
    可惜本朝禁海, 汪氏这才转向内陆买卖。
    “果真瞒不过你。”
    谢昭也不藏私, “我便是想借汪氏资源,出这一趟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