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回科场捞人上岸[科举] 第204节(2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产盘点搁置。
    财政不紧张时,放着也就放着。
    一旦财政紧急、入不敷出时,朝廷当即下令抛售。
    形式有点类同现代的招标。
    由官府挂出鬻田鬻产公告,有意购买者,在限期内密封价钱投官。
    到期,官府召集所有投价人,当堂开拆,以出价最高者为买主。
    原则上中标人必须当场缴清价款。
    当然,招呼打得好,关系不一般的,亦可先付一半,余款一年内缴足。
    七月水患,赈灾事急。
    户部衙门立马将两家田产、房屋并各类铺面拿出来,公开招了一标。
    八月,开标现场。
    财大气粗的浙商,就是被大科教育——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商号,以略高一钱银子的价位险胜。
    要说这里没鬼,鬼都不信。
    更不寻常的是,这商号来的掌事,还是个年轻女子。
    带着个牙齿漏风的八岁小娃。
    与朝廷交付资金、清算铺子田地的,就是这八岁娃娃。
    回味楼掌柜跟着东家竞铺面,觉得新奇,凑近听了几耳朵。
    就听得他奶声奶气与户部主事大杀八百回合,模糊几句“三成”、“国债”、“太子”之后,
    衙门竟然答应只需先付三成。
    谈完小娃拿着盖完大印的文书,屁颠屁颠跑去女子那里。
    “大婶婆大婶婆,我谈成了,腻不腻害?”
    在众人异样的目光里,女子也觉有些失礼,遂客气与周边竞标老板们解释。
    “家中并不擅经商,小辈里头也只得这么一个有些天赋又乐意学的,只得带出来历练,这回刚好叫他试试手。”
    不擅经商?试试手?
    谁家敢给稚童一试手就这么大手笔?
    关键他们还真就被八岁小孩啪啪打脸了……
    众人:我们就想知道你们是哪家!
    女子倒也爽快,浅笑着自爆家门。
    “休宁不惑楼初到金陵贵地,以后还请各位老板多多指教。”
    回味楼老板将招标见闻一一道来,又补充道。
    “此后不久,原本黄家的同悦楼,都换了招牌,改叫不惑楼。
    做的也不是客栈生意,而是所谓的免费书斋。
    但金陵什么地方?老百姓读书写字自有社师乡塾。
    以国子监为首的那群学子,什么名师没有见过?自然更看不上免费二字。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