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竹碎玉 第104节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    但几乎是在瞥见那玉带钩的同一瞬,她就意识到江夏王的用意,面色微白,不由冷笑了声。
    对于这位叔父,萧窈只见过寥寥几面,已不大能记起他的形容相貌,却对他喜怒无常的性情记忆尤深。
    高兴的时候,能轻掷千金为博一笑。
    不高兴时,却又翻脸不认人,再宠爱不过的姬妾都能因弹错曲子,而被砍了双手。
    而他最令人不齿的,还是纵私兵伪装成山匪,劫掠南下流民。
    无论是富贵商贾,还是寻常百姓,从他手中过总要剥层皮,能留下一条命已是值得庆贺的幸事。
    而今重光帝尚在,他已经吐着蛇信,盯上祈年殿那个位置。
    “纵不论江夏王这样人尽皆知的恶人,便是东阳王,又或是阳羡长公主……”崔循指尖穿过她的发丝,声音好似蛊惑人心的妖鬼,“你便当真相信,他们这些年来从无徇私枉法之举?”
    萧窈的思绪被他拉回,下意识反驳:“姑母不是那样的人。”
    崔循便问:“你想听吗?”
    萧窈静默一瞬,磨了磨牙。
    在崔循眼中,士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,可细究起来,萧氏也不遑多让,无非是东风压倒西风罢了。
    是以他虽厌烦那些酒囊饭袋,却也不曾想过站在皇室那一边。
    便是倍求上进的寒门子弟,若有朝一日手中真攥了权利,又有几人能不改初心?
    天地如洪炉,万物死生同一涂。
    “我原不该同你提这些……”
    崔循并未想过强迫萧窈去面对,只要她情愿,大可以在他的庇护之下无忧无虑过活。
    可她偏偏不是这样的人。
    “萧巍今日来我这里,明日兴许便会去别家拜会。江夏王对此志在必得,”崔循抬眼看她,“若由他如愿,会如何?”
    萧窈想反问一句“与我何干”,可话到嘴边,却又怎么都说不出口。
    因她清楚地知道,若江夏王如愿,这几年种种会前功尽弃。
    重光帝费心提拔、栽培的朝臣未必能得重用,艰难重建起来的学宫恐怕会再度荒废,而如今驻守湘州的晏游,必然也会被他替换成心腹亲信。
    而这其中,又会有多少人死于非命?
    崔循实在是太了解她的软肋,轻而易举便拿捏得死死的。
    萧窈声音发冷:“你威胁我。”
    “不,”崔循纠正,“只是想叫你明白,还有用得着我的地方。”
    萧窈一怔。
    “……所以别那么快撂开,”崔循咬着她的耳垂,哑声道,“纵是利用也好。”
    恨她薄情,却又庆幸,自己总有值得她利用之处。
    散开的青丝绾不住那枝红梅,自发上坠落。
    萧窈下意识抬手,接了个正着。
    第094章
    萧巍入京的消息, 由中书舍人秦彦禀到重光帝这里。
    秦彦是末流士族出身,虽有真才实学,但从前只在领了个无足轻重的闲差。
    后来得重光帝看重, 提拔至此。
    知恩图报, 是个得用之人。
    他与桓氏子弟往来时, 觉察之后,立时入宫面圣。
    重光帝难得一日精神尚好, 也从谢昭今日递上来的奏疏之中得知此事。他对此并不意外, 也不曾因此举中所流露的僭越之意动怒, 只平静叹道:“终有这么一日。”
    他并非那等有雄才大略的帝王, 时局烂成这样, 做不到力挽狂澜。阴差阳错坐到这个位置上, 也唯有尽力将能做的事情都办了。
    对于江夏王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, 倒真是无可奈何。
    “江夏王数载未曾朝见, 如今令世子这般行事,不臣之心昭然若揭。若听之任之, 只怕他日生灵涂炭……”秦彦忧心忡忡,听外间传来脚步声,这才止了话头,垂首行礼,“见过殿下。”
    这两日阴雨连绵不休, 天气湿寒。
    萧窈解了大氅进门, 拂去鬓发上沾染的水汽,零星听见一句, 便猜到因何而起。
    重光帝正要将奏疏递与葛荣, 叫秦彦一并退下,却被萧窈横插一手, 径直接过奏疏。只好无奈看了她一眼,半是纵容地责备道:“越来越没规矩了。”
    萧窈不以为意,笑道:“这些时日,我原也没少看啊。”
    重光帝卧床不起时,朝中的奏疏公文大都积压着,无暇顾及。
    萧窈大略翻看过,剔除那些无关紧要的,自行斟酌后,再问由重光帝一手提拔上来的秦舍人与侍书御史他们。
    初时磕磕绊绊,渐渐倒也上手,分担了不少。
    重光帝倚着凭几而坐,见她一目十行看过,未有惊讶之色,了然道:“你已知晓萧巍入京。”
    萧窈轻声道:“是。”
    无论秦彦还是谢昭,得的消息都不如她快。何况萧巍入京后除却桓家,最先去的便是崔循的山房。
    只是那日到最后,崔循也没允她搬回朝晖殿,反倒是叫仆役们收拾物什,自己搬回了卧房。
    像是张密不透风的网,将她裹得严严实实。
    她在家中修养了两日,琢磨得差不离,这才来了祈年殿。
    重光帝正沉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